首页 常识

火烧圆明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(圆明园到底经历了什么)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10-02 08:24:08

1860年春,英、法组成联军,出动船舰200余艘,士兵25000余名,由额尔金、葛罗率领,相继攻陷大连湾、烟台,列舰示威于大沽口外,随后占据北塘,攻占大沽、天津。

当英法联军得知清军主力部署在圆明园一带时,便尾随而来。清廷随即派出人员与之和谈,奈何英法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,和谈最终破裂。随后英法联军北犯通州,进攻张家湾、八里桥,于10月攻入安定门,控制了北京城。

额尔金以清政府“不讲道义,不顾国际法”,将捕获的英法“侨民”18人虐待致死为借口,照会清政府必须接受赔偿抚恤金及在天津建碑等要求,并于1860年10月18日下令火烧圆明园。其目的是要给清政府留下一个“不易泯灭”的印象,企图通过焚毁这座皇帝最喜爱的园林,来折辱清廷,达到其所谓的“责罚”效果,以显示联军的“胜利”并杜绝日后可能的争辩和疑问。

这就是圆明园的第一劫,火劫,经过焚烧的圆明园,绝大多数建筑被烧毁,珍贵的花草树木也遭遇严重损害。但圆明园的中国园林部分并未完全成为废墟,一些建在水中的建筑如方壶胜景、蓬岛瑶台等保存得还算完整,山形水系也并未被破坏。据同治十二年清廷调查,圆明园尚存13处景观。

其后圆明园又遭遇木劫,当时清廷驻守西郊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们大量砍伐古树,甚至将其烧成木炭出售,同时洗劫残余的陈设,拆毁幸存的建筑物,圆明园的古树自此破坏殆尽,但山形水系仍未遭到破坏。

再后圆明园又迎来了石劫,清王朝覆灭后,军阀、官僚、政客趁机对圆明园的石料巧取豪夺,民间也有人肆意取用。比如,军阀王怀庆用圆明园的石料修建自己的达园,张作霖的陵墓也使用了不少圆明园的石料,燕京大学的翟牧师还私拆走了一对圆明园的华表,如今仍矗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多年。

最后圆明园还经历了土劫,1917 年后,一些农民开始进入圆明园,山形水系开始遭到破坏。新中国成立后,进入圆明园的农民越来越多,破坏愈发严重。为了种水稻,他们挖山填湖;为了建房屋,他们挖山取土;为了养猪羊,他们挖山垫圈。到 1980 年统计时,圆明园里共有 7 个生产队,农业人口达 2000 多人,住户有 270 多家。至此,圆明园的山形水系被严重破坏,曾经的万园之园变得面目全非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