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二月初二龙抬头寓意是什么(二月二“龙抬头”都有什么讲究?)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09-30 09:23:36

今天正好是农历二月初二,又到了一年一度“龙抬头”的日子。那么,龙抬头到底是什么意思?是不是相传到了这一天,龙的头就会昂起来呢?

“龙抬头”说法的来历

我国古代天文将环绕日、月、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七星的恒星排成28星宿,又依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划分四个区域,每个区域包含7个星宿,四个方位又和四种神兽相对应,分别为:东方-苍龙、西方-白虎、南方-朱雀、北方-玄武,称之为四灵或四象。

古人观测到,每到农历二月,形似龙角的组成星“龙角星”(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)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这一星辰变化就像龙探出了脑袋,俗称“龙抬头”。而将农历二月初二定为龙抬头节日一般认为是从元朝开始,这一天也恰好是“土地神”的诞辰日。

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对农耕是极为重视的,龙抬头也是一年复始重启农耕活动的重要节日,因此龙抬头也被称为春耕节、农事节。

龙抬头一般处于雨水和春分之间,此时常有暖风细雨,气温和地温逐渐升高,正适合耕种。古人认为,天象和气候、国运、吉凶都有关系,星辰运行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,天象有异动,人间可能也会有大事发生,所以古代朝廷对天文历法极其重视。“龙抬头”了,也就要正式从事农业生产了。

“龙抬头”都有哪些讲究

我国古代是传统农业社会,很多节日都和农事、农村生活相关;此外,中国人看重“吉利”,很多传统节日活动及习惯都有相关的寓意。那么,龙抬头都有哪些节日形式和讲究呢?

龙抬头剃头忙

据说,在二月初二这一天理发特别吉利,会给新的一年开好运,俗称“剃龙头”。传统说法还有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,过了正月再理发。正月剃头会死舅舅当然是迷信的说法,还有一种说法是满清入关时,中原百姓为了纪念曾经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不轻易动发的传统,集体约定正月不剃发,到了二月再剃头,称其为“思旧”,传着传着就成“死舅”了。

二月二龙抬头之日理发,现在还有很多人沿袭这一传统,不为别的,就为图个吉利。

吃“龙肉”、吃饺子、吃春饼、吃龙须面

在我国民间,还有龙抬头吃龙肉、吃春饼、吃龙须面的传统。龙肉即猪头肉,象征龙头,饺子象征龙耳,春饼象征龙鳞,龙须面则象征龙须。古代人通过食物和龙建立联系,通过特定饮食庆祝这一节日,并祈求一年风调雨顺、家庭和顺安康。

熏香击梁,赶走蛇虫

龙抬头以后,毒虫和蛇蝎开始从洞穴爬出来活动。古人会在这一天打扫卫生,并在屋子各个角落里熏香,还会用竹竿敲打房梁,以赶走毒虫和蛇蝎。

龙抬头的禁忌

龙抬头这一天,妇女不能动针线,以防刺伤龙眼;同时不能洗衣服,以防伤了龙皮。在古代,这一天妇女起床前要念“口诀”:“二月二,龙抬头,龙不抬头我抬头”,念完以后才能起床。起床后还要点燃灯笼,提着灯笼照房梁,同时口中念着:“二月二,照房梁,蝎子蜈蚣无处藏”。

“龙抬头”的现代意义

现代人早已摆脱了迷信思想,农耕文化也过渡到工业文明,龙抬头的一些习俗已鲜有人承袭,保留最好的可能就是剃头和吃特定小吃了。

不过,龙抬头作为人们感知季节变化的信号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。此外,传统龙抬头节日祈求风调雨顺、幸福安康的美好寓意依然能给现代人带来无声的慰藉。


相关推荐